久操免费在线-久操免费在线观看-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欧美-深夜福利日韩-深夜福利一区

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革命”,急不得等不得

   2022-08-03 中國新聞網193

  “碳中和的核心要義是有序退出化石能源,碳中和進程等于化石能源退出的進程,也就是去煤減油降氣,急不得也等不得。”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潘家華在青海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先試推動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學術論壇上說。

  今年上半年,國際能源危機蔓延、新冠疫情反復、新的地緣競爭加大、全球通脹壓力持續等,給中國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帶來重重挑戰。潘家華指出,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是能源服務,并不需要碳,需要零碳的能源“革命”。化石能源電力的減碳根本上在于顛覆煤電,而不是改良煤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莊貴陽表示,“雙碳”工作的核心關鍵是有序推動能源轉型,包括能源安全供應、能源綠色低碳、能源經濟性高三個維度目標。中國面臨著能源轉型多目標協同、技術不確定、依賴政策推動、轉型成本高昂等挑戰。

  “發達國家碳中和進程已蓄勢待發,由慢而快。截至2022年4月15日,除澳大利亞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列的44個締約方都提交了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匯報了各國1990至2020年的逐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可以看出發展階段、發展物理空間、資源稟賦、產業結構是溫室氣體減排的主要決定因素。”潘家華說。

  莊貴陽表示,能源和新技術突破是實現碳中和的前提,但依靠改進型的技術創新是不夠的,需要顛覆性的硬技術革命,以徹底取代從而告別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通過對全方位系統性社會變革,壓縮碳排放的剛性需求。在強調零碳能源轉型的同時,在生態文明的整體布局下大力推動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深刻轉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原副所長、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黛青說:“國際能源署分析,從現在起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六大類支撐碳中和的技術中大概有50%甚至更多還不夠成熟,需要科技創新逐步實現。中國科技部組織中國專家對中國支撐碳中和技術的分析,以減碳的貢獻比例來看,三分之一的技術已商業化,三分之一處于中試或是示范工程,還有三分之一處于概念或基礎研發階段。”

  她表示,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形成中國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和減排技術體系和核心裝備的制造能力,是新型能源安全觀的重要內涵。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


 
 
更多>同類鋼鐵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鋼鐵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經營資質  |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皖ICP備20210025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