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上海虹橋國際經濟論壇5日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4》顯示,世界開放環境寒意漸濃,但經濟全球化并未發生根本逆轉。
根據報告,2023年世界開放指數預估為0.7542,同比下降0.12%,比2019年下降0.38%,比2008年下降5.43%,世界開放趨勢與現狀堪憂。
報告稱,2023年世界開放政策指數上升0.7%,但開放績效指數下降1%,說明開放政策雖有改善,但力度不足、效果不彰。
報告指,世界開放面臨的矛盾問題、風險挑戰依然存在甚至加劇。2020年至2023年,全球貿易干預措施數量保持在4700項以上,顯著高于2020年之前的水平。
另據該報告團隊對全球受訪者的問卷調查,受訪者認為導致世界開放收緊的主要消極因素有“國際地緣沖突擴大”,以及“國家安全概念泛化”“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霸凌措施增多”。
報告稱,近年來全球價值鏈遭受種種沖擊,但仍保持總體擴張趨勢,2022年全球出口的境外增加值率達到24%的歷史高點,比2009年高4個百分點。這表明經濟全球化并未發生根本逆轉。
報告認為,世界服務業仍在波折中擴大開放;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在推進國際創新開放合作;全球南方崛起,支持世界擴大開放的力量上升。
《世界開放報告》是上海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的旗艦報告,于2021年首發,今年是第四次發布。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