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正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目標,低碳轉型成為其必由之路。在這一進程中,綠色金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鋼鐵行業在污染物防治和節能減排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領著行業邁向綠色轉型的新紀元。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鋼鐵行業正如一艘巨輪揚帆起航,駛向可持續發展的彼岸。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鋼鐵行業項目獲得綠色金融支持的領域主要聚焦于污染防治、能效提升、低碳轉型、資源綜合利用以及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等關鍵方面。接下來,筆者將通過深入剖析實踐案例,探索綠色金融如何激活“鋼鐵巨輪”,助力行業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共同迎接一個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實踐案例一:
綠色金融助力鋼鐵污染物防治類項目融資
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嚴格,鋼鐵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強的污染物防治的硬性約束。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為鋼鐵企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本案例將展示綠色金融為鋼鐵污染物防治類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推動超低排放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2018年,河鋼股份成功發行了第一筆鋼鐵綠色債券。這一創新性的融資舉措在鋼鐵行業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筆資金的主要用途是污染物防治,彰顯了河鋼股份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其中,3.5億元用于節能環保類技術改造項目,具體涵蓋了河鋼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的除塵防塵工程和釩渣亞熔鹽法釩鉻共提清潔生產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生產過程的環保水平,而且標志著鋼鐵行業在技術應用和工藝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河鋼股份超低排放發債的引領意義在于,它為整個鋼鐵行業樹立了綠色融資的典范,促進了行業內企業向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同時,這一舉措也增強了綠色債券在資本市場中的吸引力,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融資模式,推動綠色金融的普及和發展。可以說,河鋼股份的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了新動力,也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實踐案例二:
綠色金融助力鋼鐵能效提升類項目融資
在鋼鐵行業中,能效提升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2022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籌劃并啟動了鋼鐵行業極致能效工程,并形成《鋼鐵行業能效標桿三年行動方案》,極致能效工程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本案例將介紹綠色金融助力鋼鐵企業實現能效提升的具體項目融資實踐。
在綠色信貸方面。2022年6月份,黑龍江建龍從渤海銀行沈陽分行成功獲批一筆綠色信貸支持,貸款金額為1億元整。黑龍江建龍40兆瓦煤氣綜合利用發電項目總投資額為1.73億元,目前已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正式運行后,黑龍江建龍自發電量由之前的65%提高至85%以上,并極大地減少了企業廢氣排放,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6.9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0.16萬噸。該項目是建龍集團首個燃氣機組“智慧電廠”項目,實現了40兆瓦發電“集約化、流程化、規范化、智能化”的目標。
在綠色債券方面。自2019年以來,鋼鐵能效提升類項目主要發債規模為46億元。其主要用于支持煤氣發電項目、配套建設的干熄焦余熱利用系統發電、余熱綜合利用項目、余壓發電項目、氫能開發利用項目、CCPP(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項目,發債的鋼鐵企業有江蘇永鋼、湖南鋼鐵、河鋼集團、包鋼股份、新興鑄管(詳見表1)。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永鋼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成功發行綠色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并且這些資金專項用于實現碳中和目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成就。這一舉動不僅展示了企業在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其在實現碳中和目標方面的積極行動。這一成功案例不僅為其他民營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也為整個行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實踐案例三:
綠色金融助力鋼鐵資源綜合利用類項目融資
在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廢鋼采購作為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環節,正日益受到行業的重視。綠色金融以其獨特的融資模式和環保理念,為鋼鐵企業廢鋼采購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助力行業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保護。通過綠色金融的助力,鋼鐵企業不僅能夠優化廢鋼采購的資金鏈,降低采購成本,還能夠推動廢鋼市場的健康發展,促進整個行業的綠色轉型。
自2022年以來,發債資金用于廢鋼采購的規模達77億元,主要發債企業為河鋼集團、柳鋼股份、湖南鋼鐵和沙鋼集團。其中,河鋼集團發行規模最大,達60億元。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為純電爐煉鋼企業,主要原料為廢鋼。石鋼在發債中承諾在2022年廢鋼利用量為193.20萬噸的基礎上,2024年度廢鋼利用量不少于235.00萬噸。石鋼通過使用廢鋼預計年可節約標準煤62.7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90萬噸,節水量達329.00萬噸。
實踐案例四:
綠色金融助力鋼鐵低碳類項目融資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鋼鐵行業作為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亟須探索低碳轉型的路徑。其中,氫冶金技術以其清潔、高效的特點,成為鋼鐵行業減碳的重要選擇之一。
2022年5月份,寶鋼股份在上交所成功發行全國首單低碳轉型綠色公司債券,本期債券注冊總額不超過200億元,本期5億元,湛江鋼鐵氫基豎爐系統(一期)工程項目建設。該項目采用氫基豎爐低碳冶金代替常規高爐冶金流程,遠期可實現清潔能源的替代,對于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項目是寶鋼股份子公司湛江鋼鐵打造低碳冶金示范實驗生產基地與創新技術交流平臺的重要一步,為低碳冶金技術積累運行、生產和維護經驗,為寶鋼股份及全鋼鐵行業低碳轉型道路筑基,對助推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案例五:
綠色金融助力鋼鐵能源體系類項目融資
2022年,鞍鋼股份發行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注冊金額為20億元,期限為3年,首期發行金額為3億元,本次綠色中期票據募投項目均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綠色項目,項目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污染防治、能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方面均體現了綠色屬性。
其中,能源管理體系類項目主要為建設朝陽鋼鐵智能化能源集控平臺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可以提升能源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全流程、全工序的協調平衡和全制造流程的最優化,最終實現能源流、制造流和價值流的“三流”合一。根據可研報告,該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節約電量6.1兆瓦時,噸鋼綜合能耗降低1%,朝陽鋼鐵年產量為260萬噸,目前綜合能耗為554千克標準煤/噸,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4404噸。
結論與展望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綠色金融正成為推動鋼鐵行業轉型的關鍵力量。盡管已有部分企業如河鋼集團、寶鋼股份和建龍鋼鐵展示了綠色轉型的成功,但整體而言,綠色金融在鋼鐵行業的應用仍處初級階段,市場規模有限。
為了激發鋼鐵行業的綠色潛能,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期待政府出臺更多支持政策,如稅收優惠和貸款貼息,降低轉型成本和風險。鋼鐵企業也應積極擁抱綠色轉型,加大環保技術創新和綠色項目投資力度,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榜樣。只有這樣,綠色金融才能真正助力鋼鐵行業煥發新生,邁向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未來。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